排放造假 江淮汽车被罚1.7亿元
江淮汽车还表示,排放本次抽查的车辆为京五排放标准(第1阶段)的载货汽车产品(江淮帅铃H330单排厢式轻卡),只在北京销售,该款产品共计765台,随着2018年9月1日北京实施京五排放标准(第2阶段),该款产品已经停产,因此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,但罚没款将计入2019年公司损益,将相应地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,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。
造假以下为行政处罚全文:
简单概括,汽车就是江淮汽车生产的京五排放标准载货汽车OBD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,存在“以次充好”,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。1-6月份,被罚公司累计汽车销量为23.52万辆,同比下降6.78%。但公司并不存在主观故意,亿元也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。
对此,排放江淮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,公司认同并接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处罚结果,并承认车辆尾气检测存在延长或不够严谨的问题,公司也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。
这也是造假国内开出的金额最高的排放造假罚单。
不过对于江淮来说,江淮如今面临巨额罚单并不轻松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江淮汽车停产整治,汽车决定没收这一违法所得,并处货值金额二倍罚款,共计1.7亿元。
日前,被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一则行政处罚通知书,指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排放造假被罚1.7亿元。
在当下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、亿元此外,排放根据江淮方面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,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6463.59万元,同比下滑69.13%,而此次1.7亿的罚单已接近江淮一季度净利润的三倍。推广乙醇汽油等等一些列治理排放的造假政策和措施下,“环保”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,而江淮作为全国最早在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布局的车企之一,却在排放上弄虚作假,无疑非常讽刺,对其企业信誉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,实在得不偿失。
(责任编辑:百科)
- 上海环境 2025 上半年业绩出炉:营收 29.64 亿增 5.26%,多业务协同扩版图
- 盘点丨蓝天保卫战收官之年 看28地区如何防治
- 武汉工业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报告
- 海报丨山西哪里年味儿浓?打卡“十大年俗体验地”
- 山西云丘山景区:民俗闹新春,运动过大年
- 獐子岛的“瘦身”计划
- 中央环保督查暂缓 江西安徽再生精铅产量增加
- 天津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:加强大气污染防治
- 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北京站:中国选手收获四金
- TPG上善睿思气候基金完成73亿美元募资,投资成长型的创新气候解决方案
- 网格化微型空气站在线监测四气两尘六参数
- 环保政策趋严 煤化工企业亟待转型升级
- 太原公布2015城区公办初中学校招生计划 共534个班
- 说好的减排呢?2017年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增长1.8%